百老汇戏剧北京同步上演
|
热
|
|
百老汇戏剧北京同步上演 |
[
作者:白瀛 吴晶 转贴自:新华网 点击数:2880 文章录入:青埂顽石
] |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专电 作为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参演剧目,美国当代剧作家詹姆斯·舍曼的喜剧《喜剧时光》20、21日在北京天桥小剧场连演两场,北京的观众第一时间在家门口欣赏到正在百老汇热演的戏剧。 20世纪70年代美国芝加哥一家小剧院的化妆间里,演员们准备最后一场《哈姆雷特》的演出。陆续到来的演员展示着各自的内心和情感:事业的希望与挫折,爱情的欢乐与愁苦;而演出结束,他们就要各奔东西,各谋生路…… 该剧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王绍军博士说,这部戏是他应舍曼的邀请搬上中国舞台的,与百老汇同步演出。这也是该剧第一次在中国演出。 王绍军想通过该剧向观众传达三层含义:一是美国乃至世界演艺界年轻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二是人对于现实和理想的选择以及爱情和事业的平衡,三是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表达的、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的“生存还是毁灭”这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命题。 在艺术手法上,王绍军试图用灯光、服装、装饰等营造美国小剧院的破败化妆间的氛围,用音乐和演员的表演展现美国小剧场中有着强烈戏剧梦想但又生活艰辛的小人物的生活状况。 同时,这部戏也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舞台里端一角的台阶是所有演员上场的唯一通道。王绍军说,这是化用了戏曲中的上场门,形成人物上场自然的亮相过程,受到观众瞩目,且在台阶上有很多人物交流和冲突的戏。 编剧舍曼在写给中国观众的信中说:“剧院是将我们大家聚在一起探寻和颂扬人类精神的场所,一部好的剧作所传达的独特内涵是不受时空局限的。” 作为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班的学生,这部戏的演员有着很强的共鸣。朴俊名在学校数一数二,但毕业几个月了仍然没有接到戏,租着漏雨的小房子一宿一宿睡不着觉。“戏里的人物可能就是我们30年以后的状态,没成星没成腕,但也没改行……无非就是爱戏的人在一起很开心。”朴俊名说。 北京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说,《戏剧时光》相对于先锋戏剧来讲是比较保守、规范的,但有利于培养戏剧观众,因此中国现在更需要这样的戏来作为主流的戏剧生态存在。
|
|
欢迎各大高校剧社、文艺团体、演出公司、新闻媒体等单位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
|
【在线投稿】【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