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戏剧社网(高校戏剧社团联盟) >> 新闻动态 >> [专题]2005大学生戏剧节 >> 正文 今天是:  
  40余所高校50多部剧目 大学生为话剧舞台添把火       
40余所高校50多部剧目 大学生为话剧舞台添把火
[ 作者:刘炜茗实习生杨光洲    转贴自: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4232    文章录入:青埂顽石 ]
9月1日晚,第五届中国(广州)大学生戏剧节在广州话剧院正式闭幕;此前的一周,8月25日,中国大学生戏剧节主会场在北京也正式闭幕——很多人恐怕没有想到,一场以大学生名义举办的戏剧“嘉年华”式的活动,却在全国戏剧界掀起一阵少有的热潮,让原本只属于大学生们的戏剧节日成为让所有戏剧爱好者与从业者们都不可忽视的一次集体亮相与思考。

  本届大学生戏剧节除在北京设立主会场之外,还设有西南(成都)、华南(广州)两个分
会场,虽然彼此间时间安排上并不同步,也没有统一的系统设置和评选机构,却都是因“大学生戏剧节”之名,进行的一次戏剧艺术的集体展示。

  从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从北京一地到上海,再到广州、成都,从第一届到第五届,对于近年来处于低潮发展时期的中国戏剧而言,大学生戏剧节的参与人数、影响范围及引发的思考都在逐渐扩大,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却也是个异常尴尬的事实:为什么小小的大学生戏剧节,反倒成为中国戏剧界关注度、社会曝光率最高的一个次活动?

  为校园话剧搭建平台

  全国40多所高校参与,50多部剧目演出,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规模并不算小。在北京,除了学生自创的《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窦娥的二十四小时》、《小镇》等作品外,还有王晓鹰导演的《哥本哈根》等名家剧目参与展演。北京的戏剧氛围自然非广州、成都可比,但两地的学生同样有提高自己的机会,例如广州分会场,演出地点就选择在国家一流水准的广州话剧院里演出,《洗刷罪责者大会——布莱希特之中国公主杜兰朵》、《最后一场》、《瘟疫王两生花》等众多剧目广受好评,而青年学生们也有机会与专业戏剧人士交流与学习。

  长久以来,中国的戏剧教育多局限于专业院校,许多非专业院校的学生虽然对戏剧充满兴趣,甚至不乏天分,但却很难有机会得到正式演出的机会,而大学生戏剧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的戏剧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并融入社会大众的生活。这几年来,在大学生戏剧节的推动下,全国高校戏剧活动日益增多,大学生戏剧渐趋活跃,从报名参加第五届戏剧节的数目就可以看出来。而通过大学生戏剧节,也陆续涌现出许多年轻的戏剧人和戏剧作品,如《诗人的女儿》、《文明城市》、《我弱智、我无罪》等,都引起了戏剧界的关注,《告别无稽的长夜》还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光州戏剧节。

  的确,大学生戏剧节从诞生伊始,便烙刻上的“草根”与“民间”性,使得它有可能脱离体制内戏剧生产模式的僵化与教条,以充沛的活力和自由在舞台上施展创意。这些非专业的戏剧演出,显示了某种更接近戏剧本质的、纯粹与鲜明的艺术质感。

  他们的热情令人感动

  与大学生戏剧的火热相比,中国职业戏剧的景况完全可用冷清来形容。一些专业话剧院团面临着无戏可演乃至濒临倒闭的边缘,职业演员大多投身影视界。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大学生们不问报酬只凭一腔热情投身戏剧的行为固然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却又显得异常可贵。广州话剧团艺术指导王履玮看过学生们的演出之后不无感慨地说:“和他们的热情相比,我们许多专业演员都是要汗颜的。”在广州分会场的演出中,大学生们用硬纸皮做道具,为省钱只租上半身戏服,自费来参加,住最便宜的招待所等等细节,都让记者为他们对戏剧的那份热爱与执着而感动。

  社会对大学生戏剧节的支持也是出人意料的踊跃。在北京,戏剧节刚刚进行到一半时,所有场次的戏票就被抢购一空,很多观众在得知票已售罄的情况下,仍然在演出前来到剧场希望能够等到一张退票。在广州,每场演出之后,都有专家和观众留下来和创作者举行“演后谈”……这种良性互动与大学生们的创作热情相互激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为中国戏剧走出低谷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王履玮告诉记者,上一届戏剧节之后,许多学生至今还和剧团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把话剧团当作了自己的一个精神家园,我相信这一届之后情况会更好。”

  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在一片叫好声中,其实也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对于大学生戏剧,无论是观众还是专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又几乎集中在几点,比如热情、真诚、活力、有独立的思考、勇于探索等等,而他们在创作上存在的不足,以及显露出的一些不良倾向,在宽容之中被忽略了。

  事实上,由于并非专业演出,大学生戏剧在表演水准、舞台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客观条件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对于这些原因,没有专家或者观众会给予挑剔,更不可能对大学生们过于苛求,相反,通常是给予掌声和鼓励,然而,在一些表现形式上的不足却值得注意。在看过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精心排演的全英文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之后,广州话剧团一位专业演员对记者表示出了相当的不解甚至是不满:“这样也能叫戏剧演出吗?话剧有在旁边由别人念台词、放唱片吗?我觉得不能因为是学生就可以宽容到这个程度,至少应该让他们明白戏剧艺术是什么样子的。”

  而一些场外的因素也让大学生戏剧出现不和谐之音。一位到现场去的大学生观众告诉记者,某剧只是在排练了两个星期之后就来参加戏剧节,演出水准实在平常,却事先邀请了许多亲友到现场捧场,“我对他们感到失望和羞耻”。这也是个事实,由于客观上的限制,戏剧节往往不能对所有剧目有严格的遴选过程,导致只要有热情都可以参演的现象,从而无法保证一个整体的水准。

  此外,如果从戏剧艺术的角度出发,相比于专业戏剧,大学生戏剧在种类上显得比较单一,风格上多偏向于实验戏剧,题材多偏向于大学生活,这和大学生的阅历、积累等有一定关系。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认为,大学生戏剧也许不妨先从经典作品做起,因为“经典作品当中所蕴涵的艺术思想的信息量是一般意义上的实验戏剧达不到的。”

  显而易见,戏剧艺术并非通俗艺术,不是大众艺术,让大学生来承担中国戏剧的振兴重担并不实际,也许大学生戏剧节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发难:大学生站出来了,专业戏剧者们在哪里呢?他们能提供的优秀戏剧作品在哪里?

  主办者访谈

  王晓鹰:大学生戏剧不要向职业戏剧看齐

  王晓鹰 (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戏剧学博士)

  职业化不是方向

  南方都市报:国家话剧院是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主办单位之一,你个人也参加了前几届的活动,这一届你导演的《哥本哈根》也成为学生们观摩的重要戏剧作品。从一个职业话剧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你个人对大学生创作的戏剧作品的水准有个怎样的评价?

  王晓鹰:现在叫全国大学生戏剧节,前三届是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从第四届开始转成全国性的一个活动。单从名称上的变化其实可以看出大学生戏剧节的影响越来越大,参与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大学生戏剧的开展是非常好的。

  至于大学生戏剧的表现形式、艺术水准,我认为不应该用职业戏剧的标准来衡量和评论,我倒认为,他们也不一定要做得更职业一点,要在技术水准、灯光、舞台设计上有进一步的追求,职业化不是大学生戏剧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我认为,大学生戏剧应该是无拘无束的,是表达大学生们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然后用他们自己的理解去形成一种戏剧方式,而不是简单地去模仿职业戏剧,去表达与自己生命感受有隔膜的内容。

  南方都市报:我能感觉到你对大学生戏剧的一种期待,但如你刚才所说,他们不必在水准上向职业戏剧看齐,那么,这样一来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无助于他们对戏剧内在品质的理解?

  王晓鹰:戏剧是一种在剧场内与观众实现交流与理解的艺术形式。相对而言,大学生们是较少受到社会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影响的一群,也是最有可能保持戏剧艺术比较纯粹的品格的一群,我认为他们完全可以选择更犀利的、更有挑战性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不用顾及大众娱乐和商业化,更不要融入到娱乐和通俗的潮流中去。

  探索精神和独特思考

  南方都市报:从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学生们创作的戏剧作品多是来自经典作品的改编,原创的作品也多是表现自己身边的生活,在内容和视角上可能相对狭窄一些,这是不是使得大学生戏剧呈现出较为稚嫩的一面?

  王晓鹰:我觉得大学生戏剧真正有别于职业戏剧的,是向观众和社会提供了一种他们独特的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戏剧不是一种单一概念的戏剧,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考,有他们的表达方式,而这些,正是其他群体所不具备或者说缺少的。20多年前,我也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做了一部剧叫《魔方》,用了老一辈戏剧家认为可能不是戏剧的方式,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这种探索精神就非常好。像我刚才讲的,大学生戏剧不要模仿职业戏剧,而是用他们的眼光和文化理解来对社会现象进行探讨,这是他们和职业戏剧的区别。

  首先来说,他们把一些国内外经典的剧目拿过来,正说明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是他们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一种独到的理解,来表达他们对经典作品的诠释,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中间可能就有不被职业戏剧者发现的角度。原创的作品方面,他们能在戏剧中表达他们的思考和感受,也是挺好的。像《太阳背后》,从学生的角度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困惑,我觉得就非常好。当然,如果视野能够更开阔一点,能够走进社会生活,关注更多社会的现象,包括关注非主流的生活群体,从而体现出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责任感,那就更好了。

  无须对大众娱乐负责

  南方都市报:从几届戏剧节的剧目来看,有些大学生可能有意无意地受到商业化的影响,使有些作品显得轻松、活泼有余而思想深度不够,甚至出现一些浅薄、无聊的迹象。我不知道你对此有何评价?

  王晓鹰:是有这样的倾向。能够实现人们心灵深刻交流的艺术形式,只有戏剧,事实上,在戏剧中关于轻松、娱乐和深刻之间一直是有争论的。如果说是轻松的表演和内容,这是毫无问题的,对于大学生戏剧来说,关键是不要和大众化的娱乐方向合流。我们现在的大众娱乐做得太多了,而大学生们有独有的品格,他们不需要对大众娱乐负责。如果要说人在生命中难免会受到社会潮流和价值观的影响的话,大学是人生难得的一段具有独立文化品格的阶段,那么,最好可以保持属于他们的非功利之心。

  我要提醒的是,不论是用什么方式去表达都是可以的,但仅用娱乐的方式就远远不够,尤其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氛围当中,社会文化价值倾向对学生们有种种的暗示。很多人有误解,认为文化等同于娱乐,我们需要从专业的角度来提醒,艺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娱乐,不要跟着时代潮流跑。现在社会功利化的倾向太严重了,文化商业化力量太强大了,作为社会的商业行为那是无可厚非的,但正因为如此,保持非功利、非浅薄就异常艰难,也就越需要大学生们做这种努力,最有可能做好的,正是大学生们。如果变成商业性的演出,他们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了。

  希望能刺激职业戏剧

  南方都市报:无论怎样,大学生们喜爱并创作戏剧,肯定是一件社会各界都非常欢迎的事,包括职业戏剧从业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那么反过来想,他们对于职业戏剧来说意味着什么?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王晓鹰:实事求是地讲,大学生戏剧自娱自乐的成分会多一点,但他们的戏剧文化的确是一个深度的交流。据我所知,很多人正是从大学开始接触戏剧的,当然不能奢望所有大学生都喜欢戏剧,但如果有一部分人,能够把戏剧当作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能够建立起这种良性的选择,当他们进入社会,成为主流人群之后,至少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审美意识,无疑他们就可能是主流戏剧的观众,这对职业戏剧当然是个很好的信号。

  我甚至希望大学生戏剧的发展,对地方的职业剧团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据我了解,一些非省会城市的职业剧团,开展的情况甚至还不如大学校园活跃,所以大学生戏剧的发展可能会刺激这些剧团的活力。所以我想说,不用担心他们的水平能达到一个多高的高度,这个并不重要,他们的独立才是一个前提,他们投身到这个氛围当中本身就是值得鼓励的,我们更不该用职业的眼光去挑剔、去苛求。

  参与者说

  始终会保持独立的精神

  麦荣浩 (暨南大学学生[香港籍],八十年代剧团团长,《瘟疫王两生花》导演)

  在2005中国(广州)大学生戏剧节的18支参演队伍中,我们“八十年代剧团”是惟一的以独立剧团身份参与的队伍,相对于得到学校支持的高校剧团,独立剧团是一条更艰辛的路。

  首先,独立剧团不可能像其他高校剧团那样,能得到校方的任何支持。经济上来说,独立剧团要寻找演出资金是非常困难的。以我们这次参演的《瘟疫王两生花》来说,既没有来自校方或官方团体的资助,又因为戏剧的先锋性和实验性而令赞助商望而却步,剧团的经济来源就只靠我们自己一起凑的一千块钱。

  不过,资金缺乏并没有成为阻碍我们创意的困难。说来你不信,《瘟疫王两生花》的服装看起来雍容华丽,其实都是杂七杂八的碎布和杂货拼凑来的,服装费加起来不过几百块。

  对独立戏剧的热情,是我们八十年代剧团惟一的,也是最完美、最有力量的资本。

  尤其令我难忘的,是这次演练过程中那种乐在其中的轻松气氛。我以前编导过许多戏剧,但这次的合作是最惬意的。剧本很多地方都是即兴创作、大家共同完成的,那种刹那间来临的灵感给了我们很大的喜悦。

  我组织这个剧团,追求的就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希望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也想通过这样来带动一个戏剧的气氛。独立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比如广州的沼泽乐队,就是一支从音乐录制到美术包装,到演出策划都独立的乐队。我很推崇这种独立的做法,如果在学校的支持下做戏剧的话,就会有很多限制,你未必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自己组的剧团就不一样。

  我们喜欢这样,也喜欢以反叛的姿态去思考问题。其实,这也是我们在剧场的一个思考。因为就算是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面对《瘟疫王两生花》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我们在剧场的上方也打出了这样的条幅“这是一场让你自己去诠释的戏,你看见了什么?”去问自己和观众,让观众自己来领悟这出戏。戏剧节结束后,我希望能继续寻找更多的演出的途径,作新的戏剧尝试,但是,我始终会保持独立的精神。

  链接

  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发展历程

  2000年,在北京、杭州两地的大学校园中,掀起学生剧社交流展演的热潮,成为京杭两地校园文化的亮点,有近30所大学30余部作品自发地进行了校内演出或校际交流。大学生们对校园戏剧的热情,使戏剧艺术萌生了别样的活力。

  2001年是大学生戏剧节的滥觞之年。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人艺小剧场、北京表演工作坊、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发起,主办了“2001年北京高校大学生原创戏剧观摩展演暨学术研讨活动”,在戏剧界和高校引起了极大反响,并推出了《结束,开始》、《我弱智,我无罪》、《春暖花开》和《沃依采克》等六部由在校大学生自编或改编、自导自演的校园剧目。为期5天的演出当中,共吸引了2000多名观众前来观看,并备受好评,由此促成了首届中国“北京高校大学生戏剧展演”。

  2002年,在“2001北京高校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的基础上,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人艺小剧场、北京表演工作坊、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等单位再次共同发起“2002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这次参加展演的大学剧社和剧目不再限于北京,同时还有上海、浙江等地高校的近20个学生剧社和戏剧团体参加,上演的剧目由上届的6部增至17部。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当年3月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4场原创话剧《沃依采克》,为活动拉开了序幕。7月10日至20日,近15部来自各地校园剧社的作品,在北京人艺小剧场和北京北兵马司剧场(原青艺剧场)进行了为期10天的大学生戏剧展演。

  2003年“大学生戏剧展演”被正式命名为“大学生戏剧节”,并首次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设立分会场。该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共有11个省市的21所高校带来了30多部剧目,远在大西南的昆明、四川高校剧社,也有剧目入选。当年7月18日至8月4日,北京人艺小剧场和北剧场,吸引了很多普通观众前往观赏并现场评论,戏剧节的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

  2004年,“大学生戏剧节”升格成为“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并首次在上海之外的广州也增设了分会场,并分别于8月、10月举行戏剧展演。据了解,全国共有21个省市、73所院校、89个剧社、103台剧目报名参加,而且加入了更多的专业艺术院校生力军,中戏、上戏、中国戏曲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等4家专业院校的校园剧社带来了5部剧目。到2004年,“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校园戏剧的一年一度的“节日”。

  2005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8月7日晚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40多所高校参与,汇聚了风格各异的近50台剧目,分别在北京、成都和广州集中进行展演,其中主会场北京将演出剧目20多部,广州18部,这种规模与观演人数的覆盖面,是国内其他类型的专业戏剧节所无法比拟的。本次戏剧节在北京的主会场还特设了“青年剧展单元”,使一些青年戏剧爱好者也有机会涉足这一舞台,“青年戏剧论坛”则将邀请大学生们和戏剧专家,就青年戏剧的创作现状与未来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欢迎各大高校剧社、文艺团体、演出公司、新闻媒体等单位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山东省的精品话剧九月走进大学校园

  • 下一篇文章: 青春与梦想:大学生戏剧节激情闭幕
  • 在线投稿】【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17781]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27566]

  • 2016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17766]

  • 笑声工作坊简介[18508]

  • 川农SAUDT话剧团简介[1834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17781]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27566]

  • 河北省话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招聘…[19737]

  • 2014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通…[47491]

  • 2013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演出日…[19629]

  •  
     相 关 文 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17781]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27566]

  • 2016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17766]

  • 2014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通…[47491]

  • 2013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演出日…[1962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合作交流 | 申请加盟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戏剧社网        站长:青埂顽石    页面执行时间:46.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