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戏剧社网(高校戏剧社团联盟)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今天是:  
  一台两人独幕剧《晚安,妈妈》“玩”的是对话       
一台两人独幕剧《晚安,妈妈》“玩”的是对话
[ 作者:潘妤    转贴自:东方早报    点击数:2796    文章录入:青埂顽石 ]
没有音乐、没有灯光变化,只有一个简单写实的舞台,台上自始至终是一对母女絮絮叨叨的对话……曾获美国普利策戏剧奖的《晚安,妈妈》就是这样一台两个人的独幕剧。随着《求证》、《哥本哈根》、《怀疑》等普利策获奖剧目的中文版先后上演,上海观众对这类国外获奖剧目已不再陌生。但这些哲理深刻的严肃剧作,如果存在题材的文化隔阂、欠妥的导演处理,也很有可能使它们失去原有的光环而变得沉闷。对于《晚安,妈妈》这样只靠对话取胜的纯粹话剧,是否更会如此呢?昨天,早报记者在儿艺排练厅看到了该剧的第一次联
排,两位主演徐幸和李宗华在近两个小时的对话中,从轻松、绝望到坦然,全剧如抽丝剥茧,最终渐入佳境,看罢人生况味杂陈。

  其实,《晚安,妈妈》的剧情看似十分简单,从头至尾就是一位母亲力图说服决心自杀的女儿活下去。但在两个人的对话中,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导演周可说,自己在看剧本的时候,最打动自己的就是女儿杰西的那句台词“妈妈,我还是有自杀的能力的”,这一生活失败绝望到极点的人物,她所有的人生价值就在于结束自己的生命。杰西的故事,已是一种社会弱者的另类生存悲剧。

  这是一出极端考验演员功利的戏。两位演员从头到尾没有下场和休息的时间,按照饰演母亲的李宗华的话:“这戏压根没有人上台把咱俩救下去。”为了把大段大段的台词背下来,两人都差点“神经衰弱”,睡梦里都在担心忘词。联排的时候,因为沉浸于人物情绪太过激动,李宗华泪流满面,几乎说不出话。为此,导演特地关照剧务要让演员在台上随处可以拿到纸巾擦泪。

  虽然国外和北京都曾排过此剧,但周可表示,这次的演出完全没有借鉴过其他版本,而是根据黄宗江翻译的剧本搬演。

欢迎各大高校剧社、文艺团体、演出公司、新闻媒体等单位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斯琴高娃要捍卫京味话剧《月牙儿》

  • 下一篇文章: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新年开门红 经典回放场场爆满
  • 在线投稿】【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18312]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29020]

  • 2016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18299]

  • 笑声工作坊简介[19250]

  • 川农SAUDT话剧团简介[1904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18312]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29020]

  • 河北省话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招聘…[20271]

  • 2014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通…[48056]

  • 2013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演出日…[20214]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合作交流 | 申请加盟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戏剧社网        站长:青埂顽石    页面执行时间:46.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