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戏剧社网(高校戏剧社团联盟)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今天是:  
  孟京辉解释新作《镜花水月》其实没有“玩”       
孟京辉解释新作《镜花水月》其实没有“玩”
[ 作者:佚名    转贴自: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2253    文章录入:青埂顽石 ]
昨晚,孟京辉回归实验戏剧舞台的新作《镜花水月》结束了在东方先锋剧场的首轮演出,或许是由于“似懂非懂”成了观众在评价这出戏时使用率最高的词汇,很多人主动留下来参加在演出后举行与诗人西川、编剧廖一梅、导演孟京辉等主创人员的交流会。

  观众:《镜花水月》的含义是什么?

  廖一梅:对于我来说,镜和水其实就是舞台,就是艺术;那么花和月其实就是我们大家,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投射到舞台上,投射到镜中,投射到水中,它呈现出不同样式的一些影画,都是很实在可以触摸到的东西。

  观众:这部戏源于西川老师的诗集,按照我的理解,它反映了人在生活中的一种彷徨和焦虑,不知道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西川:我觉得戏是有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东西,但同时在人生背后还有一种更广阔的东西,一种把自己的声音和他人的声音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观众:我在看这出戏时认为导演“玩儿”的成分比较多,请问您在创作时是不是随性而为的?

  孟京辉: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但是严肃地说,从导演这方面讲,我更想把这个舞台空间当作一个个电影空间,每一部分都想找到一种点和面的结合,面和体的结合。我和演员的合作是从朗读西川的诗开始的,从某一段开始演,但是演着演着就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不过在创作上我们也有很严肃的轨迹,在遵循这些轨迹的时候,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生活,然后再和西川的诗中优美的语言去碰撞,这个过程其实是很轻松的。

  观众:我看这出戏的感觉就是看到了一种欲望,疯狂、颓废,反正就是一些不太美好的东西。我想问一下这部戏有没有目的?创作目的是什么?我们追求幸福还有意义吗?我们追求快乐还有意义吗?

  西川:这个问题好回答也很难回答,因为艺术家对生活当中的经历是非常敏感的。英国有个诗人叫威廉·布莱克,他把人生划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天真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经验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更高的天真阶段。要达到更高的天真阶段比如刚才这位观众所说的幸福,必须从经验的阶段跳出来才能理解幸福的阶段,如果没有经验的阶段,这种幸福就是一种儿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欢迎各大高校剧社、文艺团体、演出公司、新闻媒体等单位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 话剧《白鹿原》今揭盖头

  • 下一篇文章: 第四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圆满落幕
  • 在线投稿】【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18314]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29023]

  • 2016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18299]

  • 笑声工作坊简介[19251]

  • 川农SAUDT话剧团简介[1904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18314]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29023]

  • 河北省话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招聘…[20272]

  • 2014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通…[48057]

  • 2013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演出日…[20216]

  •  
     相 关 文 章
  • 看不懂孟京辉观众不退场要导演…[2666]

  • “海女郎”成孟京辉新宠 沈佳妮…[2294]

  • 导演孟京辉回归国家话剧院小剧…[2532]

  • 孟京辉推新作话剧院《镜花水月…[238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合作交流 | 申请加盟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戏剧社网        站长:青埂顽石    页面执行时间:6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