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订6月20日起在保利剧院公演的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在经历了走马灯似的更换演员和导演、演出时间一拖再拖的一系列波折之后,昨天终于传出取消演出的消息。该剧的夭折再次暴露出明星话剧制作的种种问题。
这部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话剧从创作之初便备受关注,并被列入今年“相约北京”的演出项目。但后来却并不顺利,从由新锐导演邵泽辉执导,陈建斌、陈好主演;到陈建斌因要随电视剧《乔家大院》剧组赴台而由丁志诚接替男主角;再到投资方放弃邵泽辉,并先后与王晓鹰、李六乙两位导演接洽,但并未最终达成合作意向;直至邀请魏小平导演进组执导,但不几日便传出导演与演员因艺术分歧而难以继续合作的消息……一系列问题令投资方应接不暇。
其实对于民间戏剧制作而言,面临的问题不外乎成本、市场前景、难以用行政手段约束导演与演员等。戏剧人袁鸿对此深有感触,多年从事民间戏剧制作的他提出当前戏剧制作最大的问题其实在心态。“目前戏剧界的商业化进程太着急了,上海的一系列商业戏剧把北京的戏剧制作也带得浮躁起来。明星话剧其实是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比如投资大、排练时间短、演出机会少等。上海从白领话剧到明星话剧是有一定积累的,但北京这两年是一蹴而就,甚至可以用大干快上来形容。因而很多人对明星话剧是存在奢望的,其实明星不是万能的,票房也不是万能的,对于话剧投资者来说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是最重要的。”
据投资方透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停演只是暂时的,今年内,这出戏会择日与观众见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