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查明哲眼中,焦晃和冯宪珍是两位特殊的演员:一个是南方话剧皇帝——话剧《无事生非》、《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一个黑人中士之死》、《正红旗下》……风格多样,无一重复,加上电视屏幕上深入人心的几代皇帝形象,奠定了焦晃在上海艺术爱好者心目中不倒的王者风范;一个是北方话剧皇后———上世纪八十年代放映的前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中那位外表坚硬、内心脆弱的女局长风靡一时,配音的正是冯宪珍,而她却一直心系话剧舞台,《死无葬身之地》、《青春禁忌游戏》使新一代的话剧迷又将她捧上了北方话剧的王者宝座。
如今,查明哲“做媒”,把这南方话剧皇帝和北方话剧皇后撮合到了一起,日前,取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剧本的《SORRY》在上海焦晃家中静静开排,仅仅是念词和案头剧本删改工作,就做足八天,这对“弹眼落睛”的组合力求将这次的南北话剧交流做到完美。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焦晃家中,零距离聆听了两位话剧大家的对白。
一男一女一台戏
《SORRY》的剧本是导演查明哲在俄罗斯留学期间看中的,回国请人翻译后,由于对演员的演技要求太高,一直搁在手边,而在邀请焦晃合作另外一部戏的时候,峰回路转地转到了这一出:“除了焦晃和冯宪珍,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从表演上深究,苦下功夫,我相信他们两人的合作将把这出戏带到一个表演的新水平。”
这出戏在舞台上,从头到尾两个多小时,只有一男一女在对话:俄罗斯男作家尤拉与女诗人英娜是大学时代的同窗初恋。20年来,尤拉离乡背井浪迹天涯,藉着给美国富商当俄语翻译,重返莫斯科寻找初恋。此时的英娜,却是莫斯科一家医院的收尸员,靠这份工作维持面包和诗歌。尤拉决定与英娜结婚并将她带出俄罗斯,可新婚之夜,新娘却跑回了太平间值班。于是,在这个生死仅一板之隔的地下室里,他们回忆、争执、喝酒、唱歌、念小说、写诗……天亮了,去往以色列的飞机快要起飞了,他们还在医院的地下室里,爱,还是不爱,走,还是不走……
不靠花哨靠实力
如今话剧舞台风行浮躁,往往在华丽的舞台布置和盛大的演出场景上动足脑筋,又动辄祭出名气有余但实力不足的流行明星阵容,处于如此形势,《SORRY》是否会显得过于朴素简单呢?
在聆听了焦晃和冯宪珍两个小时的对词之后,这种顾虑被完全打消了———两人在念白时全神融入,神态交流之间又有激情迸发的默契:为了诠释尤拉的脆弱、怀念,焦晃在戏终压抑而痛苦地喊出“我爱你,我爱的始终只有你一个”,连头发也被震得颤动起来;而英娜的犹豫、挣扎,由多演大大咧咧角色的冯宪珍饰来,毫不矫柔做作,而是充满中年的沧桑与细腻,以及一点属于20年前年轻女子的情怀和犹豫,当她不停地问着尤拉:“你真的要带我走么?你不是要骗我吧?”她是一个拼命寻找爱情理由的弱女子,而当她看着尤拉的痛苦,充满悲悯地说:“可怜的,他需要一杯伏特加”的时候,她又成为充满母性的怜爱者,醇厚而充满感情的对白甚至使得木质地板都回荡着俄罗斯话剧特有的深沉与思索的气息。
劳逸结合调整状态
眼疾尚未痊愈,焦晃却对这出戏报以极大的热忱,一般一台多人大戏排练也不过6周,而这出两个人的《SORRY》排出了不逊于此的时间表:5月底在上海对词做案头,7月焦晃到北京与查明哲、冯宪珍汇合,进行正式排练,8月底正式演出,当然其中也留给了焦晃自己的小小空间,6月,他的主要“日程”是看看世界杯,练练身体,在劳逸结合中把各方面状态调整至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