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目名称:《狂人故事》 演出团体:草台班(上海) 演出类别:话剧
演出时长:1小时15分钟 作品简介: 《狂人故事》延续了草台班通过工作坊,以非职业戏剧工作者进行集体创作的方式,努力呈现更为直接的个人、社会与剧场演出的关系。《狂人故事》以一位精神病患者病愈重新回到社会为线索,揭示和讽刺当代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煽起的物欲迷狂和失衡。剧中很多内容取自报章报导、社会新闻和法制案件等。形式上除继续强调草台班侧重的身体表达,所用语言多来自年轻一代的生活话语。该剧并穿插论坛剧场的方式,让演出者在演出中超越表演,直接谈论参与这出戏的切身感受……到这时,《狂人故事》的追问,戏和现实互为里表,成为一体。
出品:草台班
制作人:赵川
执行制作:庾凯
编剧:草台班集体创作 (李岩、吴梦、赵川、侯晴辉、庾凯、张港霞、汤光明等,赵川执笔)
导演:赵川
主演:施学斐、侯晴辉、吴梦、庾凯、疯子、李岩等
舞美 / 道具:杨晖 李岩 Coca等
灯光:李岩
造型:孙润青
曾演出过的作品及简介:
“草台班”是在上海发起的民间剧场实践团体,2005年初开始活动,是“东亚民众剧场网络”(EAPTN)成员。目前由赵川主持日常活动和创作。“草台班”原指农闲时在婚丧嫁娶或节庆庙会上助兴的业余班子。剧社名称是对自己草根形态的描述,也是对保持非职业和民间色彩的鞭策。草台班鼓励成员来自不同都市阶层,主要以讨论、表演工作坊和集体创作等方式进行活动和排演,旨在以更真切体验介入戏剧创作,建立剧场与当下生活的真实关系。草台班并试图以此破除常规雇佣式的剧场生产方式,寻找更富于理想的戏剧和生活形态……
2005年
5月,《38线游戏》作为韩国“2005光州亚洲广场戏剧节”首演剧目受邀演出;
6月,《38线游戏》于上海下河迷仓演出;
10月,由《38线游戏》延伸发展成的《台北38º线》,受邀参加2005台北艺术节之台北、上海、香港“三城戏剧共同体”演出;
11月,《沸腾的社会案件》参与“下河迷仓”开幕活动演出;
2006年
1月,与香港及台湾合作《黑洞‧结局》的上海版演出;
2月,协助策划台湾差事剧团《子夜天使》来上海演出,及举办民众剧场工作坊等。
7月,参与策划EAPTN“民众剧场师资培训计划”,派送两位成员去韩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的培训和演出活动;
8月,策划韩国民众剧场来上海巡演。
草台班部分作品简介
《38线系列》
该系列包括2005年完成的《38线游戏》和《台北38º线》。
《38线游戏》由赵川和刘阳等集体创作,王墨林任艺术指导。该剧以新颖的形式和身体语言,用工作坊方式,通过各种隐喻或直接讽刺的游戏,表达被无情分裂但无法割断的人民,对政治分割的控诉和戏谑。戏在结尾时虚拟出一个南北朝韩以及中国海峡两岸的统一局面……随即,更以一种具有警示性的方式,浇醒梦想,提醒人们现实和理想间的距离。台湾资深小剧场工作者王墨林的参与和现身,更让五十多年前那段韩战历史,与我们海峡两岸的现实直接地交汇到一起。
《台北38º线》由赵川编导,张献任艺术指导,张献、钟乔、王墨林、吴梦和汤光明等主演,2005年10月受邀在台北牯岭街剧场“三城戏剧共同体”演出。该戏既是《38线游戏》的延伸,又是一件独立的剧场作品。这是一出非常规的戏中戏,它没有浓重的剧情或深奥难懂的戏,却有台湾左翼剧场的重量级人物参与演出。它以每个演出者的亲身故事介入,重视过程而非结局,像讨论会?像行为艺术?它试图摸索到你、我、他、舞台与历史之间的关联。
《沸腾的社会案件》
《沸腾的社会案件》由赵川策划幷导演,是在下河迷仓《安提戈涅》演出现场的一出戏外戏。在一束顶光下,一桌火锅热气腾腾,七八个男女围坐桌边吃喝聊天。电视机和投影在演出的两小时内,连续播出录好的电视里有关社会案件、法律问题的专题节目。演出中,中国当下的社会案件、街谈巷议,和古希腊对国家、个人和法律的经典疑问同时展开,应对了身边上演的《安提戈涅》,也建立起对现实和自己看客角色的追问。
主创人员简介:
赵川
赵川六十年代出生,在海外生活多年,现居上海。创作跨越文学、评论、戏剧、电影和视觉艺术等领域。赵川近年致力于推动草根文化和民间剧场,除在理论上“逼问剧场”与人及社会的关系,更亲身实践,创立并主持上海民间剧社“草台班”。赵川自1995年起获包括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创作基金,2001年台湾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有小说和散文集多部。参与编导的戏剧作品《38线系列》、《黑洞、结局》和《厕所的脸》等曾在上海、香港、台北及韩国公演。他并为多家海内外媒体撰写文化艺术评论。
侯晴晖
六十年代出生在福州市,现居上海。1990年 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曾从事服装设计及纺织品设计及图案设计,举办过个人油画展,2005年秋加入草台班,《狂人故事》主创成员及演员。
吴梦
80年代生于苏州,现工作生活在上海。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自由撰稿人,实验剧场演员。2005年参加《三八线游戏》和《台北三十八度线》前往韩国光州和台北出演。草台班《狂人故事》主创成员及演员。
庾凯
七十年代生人,居住地点逐年而变:上海——三门峡——北京——南京——上海。多变的除了地点,还有做的事情: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银行职员——摄影史论专业学生——杂志编辑——美术馆策展人。进入草台班半年有余,没想过自己变得更专业,目的在于娱乐、思考、发现、挑战。发现更多的自己、发现更多的别人,人间百态越看越有意思。
施学斐
现年25岁,原湖南农业大学虹剧社演员。毕业后在辗转来到上海工作,一直热衷与戏剧表演,参加民间戏剧团体,多次参加演出。
疯子
80年代生人,现居上海。没有才气的普通戏剧爱好者,大学期间组建和参加校戏剧社,参演的剧目《死无葬身之地》参加北京大话节的展演活动。毕业后加入上海戏剧爱好者沙龙,作为主创人员复排《哗变》。今年6月加入草台班,成为《狂人故事》演员。
李岩
摄影师,南师美院商业摄影专业毕业,同校美术学摄影方向研究生。在校期间曾参与组建南国文学社、剧社,并为曦和剧社编剧、骨干。
Coca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为自由摄影师。曾参与策划一些展览:摄音疯、夜宵等,参加的展览有:共享上海、出街等。
孙润青
生于山东青岛,现生活和工作在上海。东华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长年从事设计及文字创作工作。负责草台班《狂人故事》的造型和化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