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选段上
|
热
|
|
商鞅 选段上 |
[
作者:姚远 转贴自:剧社论坛 点击数:3683 文章录入:青埂顽石
] |
咸阳宫南,谓水之滨 [韩女——这时已是秦王夫人——凭栏远眺。景监上。 韩 女 (忧郁地)“蒹荚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景 监 韩夫人,时令已至秋末,天肃杀而风萧瑟,人在此时务须善加调护,莫让这愁惨之气感于外而伤之于心。 韩 女 哦,景大人。 景 监 国君有令,今天是卮里子的生日,要太祝官进宫为卮里子卜命。 韩 女 (不快)好端端的,要占什么卦,卜什么命? 景 监 夫人有所不知,近日宫中流言甚多…… 韩 女 大人有话,不妨直言。 景 监 既然如此,小人就据实以告了。夫人自从生下公子之后,即呈请国君命名为卮里子。这是因为国君在东门卮里与夫人一见钟情,因而得幸,故名之曰卮里子。然而夫人正是在东门卮里与心上人咫尺天涯,因而有切肤断肠之痛,起名卮里子是为身心两分,形随国君而去,而心归…… 韩 女 (急止)大人!(无力)景大人…… 景 监 小人说得可对? 韩 女 ……景大人是从何处得知? 景 监 你可知魏大王为何将你带到杜平? 韩 女 你说。 景 监 大良造是否从小陪昂公子一起读书? 韩 女 正是 景 监 魏王正是知道夫人早就是大良造的红颜知己,故先将你赠予国君,然后又将此绯闻暗中张扬。 韩 女 朝中有哪些人知? 景 监 夫人,你应该问,朝中还有哪些人不知。 [沉默。 韩 女 那国君呢? [赵良急上。 赵 良 夫人,下官唐突,不意搅扰夫人雅兴,赵良有礼了。 韩 女 赵博士匆匆而来,必有要事与景大人相商? 赵 良 夫人,难道你没听到渭水河边的哭号之声? [哭声渐显。 韩 女 这是怎么了? 赵 良 你们看章台之下渭水的颜色!今日大良造在渭水之滨亲自决狱断案,斩首者七百余人。所断之指,所砍之足,只怕要车载斗量! [三人默默无语。 韩 女 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触犯律法? 赵 良 一人犯法,九家连坐,不告者腰斩,非议法令者当诛,七百余人又何足为怪?如此严刑酷法,别说是百姓庶民噤若寒蝉,就连下官也不寒而栗! 韩 女 那么依博士之见呢? 赵 良 是韩夫人想听,景大人想听,还是大良造想听?说与韩夫人,只怕韩夫人未必有参政之想;说与景大人,只怕景大人爱莫能助;假如卫鞅大良造想听,下官倒愿意进言。 韩 女 赵博士为何不直言相劝? 赵 良 只怕还没到那一天。 景 监 既如此,赵博士今天为何而来? 赵 良 下官向君上提请辞呈,特来向景大人告辞。 景 监 与其向君上辞官回乡,为何不将你心中所想禀告国君? 赵 良 国君?东扩疆土,西霸戎翟,才是他一心所想,七百人头又何足道哉? 景 监 赵博士,景某人对你一向敬重,尤为佩服阁下大智若愚,堪为师表。不错,卫鞅是有过分之处,但他对秦国可算得是殚心竭虑,秉忠以报。国如此,民如此,他也不得不如此。朝中惟赵博士与他志同道合,在此功败垂成之际,你怎可抽身而去作壁上观? 赵 良 朝廷之中,人们将我赵良与卫鞅视做一党,长此以往…… 景 监 为免遭干系,不如及时抽身? 赵 良 呵呵!景大人,赵良无言以对!(下) 景 监 赵博士! [沉默。 韩 女 景大人,当初卫鞅来到秦国,因得到景大人相助,才有大良造今天。景大人难道不能从旁相劝,使他警醒? 景 监 景某如今也是左右为难。大良造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秦国竭尽心力。我何尝不希望他能学学赵博士的为人处世?但大良造生性刚烈,凡事敢做敢为,乃无私之人。无私之人,于国,功无量;于己,则害无穷啊! [沉默。车声渐近。 韩 女 这是谁的车? 景 监 大良造正驱车回官邸去。夫人若想召见,小人可代为传话。 韩 女 多谢景大人。 景 监 是。(下) |
|
欢迎各大高校剧社、文艺团体、演出公司、新闻媒体等单位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
|
【在线投稿】【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