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话剧如今正成为上海话剧舞台上的“新宠”,记者昨晚在上海话剧中心发现,在英国TNT剧团的纯正英语话剧《麦克白》的莎翁招牌古英语面前,“阿拉上海人”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居然超过了闻风而来的洋戏迷。
上海人看英语话剧,怎么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一较高下呢?记者在现场发现,当上海观众已经随着剧情发展或欢笑或紧张的时候,很多外籍戏迷仍然一头雾水,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原来,现在热衷英语话剧的主要是年轻白领、大学生,能娴熟掌握英语的人,追求的是戏剧原有的语言魅力;正在学习英语的学生,正好有机会练练自己的听力;而即使是对英语一窍不通的观众,也喜欢接受原汁原味的台词感觉和戏剧效果,反正每句台词舞台边上都会打出中文字幕,决不会看不懂剧情,就像我们看进口大片,都喜欢看原版配字幕一样。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VCD、DVD的熏陶,观众已经非常熟悉以字幕了解剧情的观剧方式了。记者在《麦克白》演出现场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对英语话剧感兴趣的观众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至30岁之间。大部分观众对“纯英语表演”的话剧持接受态度。
反观外籍戏迷,莎翁剧独有的古英语,成为了只熟悉现代英语的他们观剧的障碍,而一边中文字幕又看不懂,反倒在接受上多了一层隔膜,而那些专业英语系学生曾经学习过古英语,加上字幕帮忙,看英语话剧易如反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