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戏剧社网(高校戏剧社团联盟)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今天是:  
  赵立新谈话剧生存状态:我只“卖艺不卖身”       
赵立新谈话剧生存状态:我只“卖艺不卖身”
[ 作者:搜狐娱乐    转贴自:搜狐娱乐    点击数:5958    文章录入:青埂顽石 ]
赵立新谈话剧生存状态:我只“卖艺不卖身” 

赵立新做客明星在线

  搜狐娱乐讯 话剧《我的秘密生活》的导演、编导、演员赵立新做客明星在线,在谈到我国话剧行业生存状态时,他诚恳地说自己是将“能打动自己”摆在首位的,当发现了行业生存出现了危机的时候,尽管要动脑子想怎么去维持,但要有一个限度,“卖艺不卖身”。

  主持:大鹏 ;摄影:国华

  主持人大鹏: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在下午的时间来到明星在线,我是大鹏,今天请来的嘉宾是著名的话剧导演编导以及演员——赵立新赵老师!

  赵立新:大家好,我是第二次来了,非常高兴到搜狐聊天。

  主持人大鹏:很多网友在搜狐网上等着您,他们首先对您表示问候。

  网友:我拿到你的签名了,好高兴。

  赵立新:喜欢我的戏,可能有点触动,让我签名。

  主持人大鹏:熟悉赵老师的都知道,现在正在上演的一部话剧《我的秘密生活》正在人艺小剧场里面演。有一部分网友属于北京以外地区的,或者对话剧并不熟悉,赵老师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赵立新:我们这个戏是5月24号首演一直到6月13号。有两个日常包场的,每天晚上7:30在人艺小剧场演出。这部戏跟以往的戏不太一样,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一部大戏从头到尾,不是我们观众比较习惯现场的模式,而是从四部经典大戏里面抽取四个华彩乐章,我进行了加工揉捏组成《我的秘密生活》这样一台大戏。里面出现四块不同的情感领域的冲突和画面,将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人物刺激和不同的感情沟通。

赵立新谈话剧生存状态:我只“卖艺不卖身” 

  这在欣赏习惯上来说,以前是从开始到发展到高潮到结束,这个是来一段跳进之后又跳出,在轻松的舞曲当中把景换完再进行下一部,不是追求观众一直在导演或者创作者构建朦胧的艺术氛围里面不出来,一直被感染到底,中间可以随时跳出冷静想想刚才在说什么讲什么。同时有一个类似于既是倒是又是串场人的角色在场外跟大家聊刚才那段戏,和观众互动。尽量把前因交代一下,毕竟是截取的,比如人物不是很清晰,观众如果读过全剧的话,这样一个形式,一个又一个。就整个戏而言,这个戏是一个探索也是一个挑战。既是对观众的挑战,也是对创作者的挑战。因为你要有足够强大的信心,我敢于让观众跳出,还有能力把你再拽入。

  主持人大鹏:到现在为止已经演了几天了,从观众的反馈来看,他们认为这样的改变能接受吗?

  赵立新:说到尝试,更准确的说法是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尝试,我在欧洲的时候这不是一个多么新的东西。甚至有的走的更前卫,我这次在瑞典看到一个小戏插了三句话而已,把当代瑞典的剧作家或者诗人或者散文作家的某一段话拽出来,更是没有头脑,拽出来之后把整体捏到一起,一个庞大的现代舞一样的东西,但是由一个话剧演员来演。对于很多观众没有读过那篇散文那首诗的观众来讲有一些困扰,但是被整个构建出来的热情和氛围,包括演员用现代舞用肢体形式展现出来的形式所深深吸引打动。这样的戏在中国舞台上是一个尝试。

赵立新谈话剧生存状态:我只“卖艺不卖身” 

聊天现场

  关于这几天演下来的感想感受有点两极,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太能够接受的人一头雾水,觉得怎么会这样讲故事呢,突然这么演戏了呢?作为观众来说很不安,有点无所适从。第一个没太跟进去,第二个来了,第三个接踵而至,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有的观众觉得太沉重太闷、压抑,觉得这个形式刚刚建立起来被感染的情绪被打破了,要重新再建立,这是完全违反常规欣赏习惯的一个状态。有些两极,但是大多数观众反映还是觉得第一有新意,第二新奇,第三无论跟着串场人还是演员真诚的表演也好,能够慢慢进入到戏的情景当中,在最后结束的时候获得了我最初的一种愿望,四部经典当中的华彩乐章。

  猫:您一直在瑞典看过瑞典本土的人拍过这些戏吗?

  赵立新:早就看过,所以说才会产生这种欲望,这么好的戏一定要来中国排,因为在中国基本都没有搬上过舞台。以前我跟记者聊天说过为什么采取这种形式,有那么多的好戏装得太多太满了,一时梳理不出一个头绪。第二,要花大量的财力人力才能一一实现,每部戏要完整搬到舞台上需要漫长的阶段和充足的准备过程。第三,有些戏原片长达四个小时,搬到舞台上有些困难,对于欣赏当今话剧的观众来说比较困难欣赏长达四个小时的戏。基于以上的原因,我采取选取几个比较精彩的段落,捏在一起,寻找内在近似相关联的主题或者是情感来放到一起,在一场戏里面揭示四段精彩的东西。于是乎接触到四部大作品,这是一举四得的事,所以产生这样一个想法。

  主持人大鹏:现在网上的网友讨论这部话剧的名字。

  网友:《我的秘密生活》中的“我”指的是谁?

  网友: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

  赵立新:我还是忍住揭这个谜,到剧场会豁然开朗,因为这个才叫这个名字,我在这儿就不透露了,而且一定坚持到结束才能明白,如果对此名有这么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话。

  可了:赵老师能谈谈您的戏剧理想吗?

  主持人大鹏:今天有很多您的学生参与今天的聊天,关于您的戏剧理想。

  赵立新:我的戏剧理想是一个很大的词,我只想说在可能的情形下,为什么老说可能呢?从经济上来说,你缺乏了资产的支持或者是从旁客观上无论是爱好戏剧还是对将来戏剧抱有一份希望的人支持都很难实现,因为在全球戏剧低迷的情况下,无论如何跟今天众多别的传播媒体的形式来说,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它都是排在后位的,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尽管现在话剧市场逐渐热起来,但是还是要屈居于后,我首先要做最能够打动我自己的戏,而不是最能够赚钱的戏。最能够赚钱的戏在没有打动我的前提下,做了一件跟我不大相关的事,它赚了钱也是给投资人赚钱,我并不是从中获取什么财富。

  最能跟我发生关系和有关系的,这部戏真正触动我,我不做不行,如梗在咙,不吐不快。国中的戏剧或者是其它艺术行业出现的二胰子文化我比较讨厌,二胰子文化是发嗲、四不像,为很多推出和隆重往前包装的各行业所标榜的一种东西。二胰子文化没劲,倒不到胸膛上去,我应该做这样的戏把二胰子文化冲一冲,我会试着来,至于结果和后果甚至下场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现在我还是挺带劲的向二胰子文化挑战,呼唤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斯林堡说的真好,当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当中它的男人不像男人的时候,它的女人一定不像女人,现在很多时候真的男人不太像女人,女人也没太像女人,缺乏阳刚气,不像女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堪忧现象。我从自身做起,拿戏剧这个手段来在舞台上展现,这是男人的戏,这是女人的戏,我不做这两者之间的戏二胰子戏。

  主持人大鹏:二胰子文化是不是特指特别商业的舞台剧?

赵立新谈话剧生存状态:我只“卖艺不卖身” 

  赵立新:特别商业的舞台剧我没有看过,有点难以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给我最深的出动就是要涉及到流行歌曲,我们推出一些所谓跟着韩剧步伐出现的偶像明星。我在听到这样的歌声看到这样面容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是男是女的时候,但是众多人欣赏追捧这是一个怪异的现象。人类再发展,不会说怪异到如此,我们大部分百姓去追捧一个不知男女和阴阳性别的东西。这让我很奥恼,因为我在国外十几年的生活中接触到大量非主流的歌,那里性格界限分明,谁的就是谁的,哪个乐队就是哪个乐队,不会苟同,一听就是他们的,性格强烈。源于他们自己内心的欲望之火喷发,才会去唱去走,才会推到前台,作为一个欣赏者倾听他们。

  从这些现象当中发现二胰子不断被推崇出来之后,为什么会这样?不应该是这样。中华民族还是有比较强的阳刚之气,阴柔之美,现在二者融入到一起步明确了,进一步而言做一些更明确的戏。无论刚才说到太沉了太重了,但是是有分量的,无论有人说它太新了太挑战了,也是清楚有一个楚河汉界,清楚各位。网友:现在的话剧是不是生存是第一重要的?

  赵立新:从人基本的生存状态来说,这是对的。离开生存一切免谈了,但是从我自身的唐诘柯德式的精神来说,生存和精神和革是同等重要的。精神上的生存有待进一步探讨要在哪种精神状态和精神领域求得生存,对于一个做戏的人来说,或者创作话剧的人来说牵扯更多的是精神层面。 你只有这个剧团这帮人有存活的可能,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觉得这两者不是太矛盾。

  你在往前推进和开展自己创作活动的同时,你会有一种精神指导,你要做什么样的戏,是不是说你先想我一定要做能够给我崛起大量生存可能的戏,还是说我要做这样的戏,至于说做完了发现生存可能被削弱了,那是第二点的。我坚持的是第二点,我先感动我来做,至于发现我们生存出现了危机,我们的剧团发现了危机,我们要动脑子怎么维持下去。但是它有一个度,也就是说我们还是卖艺不卖身。卖身就是一个度。

  网友:赵导演,我是非职业戏剧的爱好者,我非常想参与话剧,可以给我指条明路吗?

  赵立新:非职业的出现最后变成著名的也还有,我的班底里面也有半路杀出来的跟戏剧没有太多的联系,第一凭着热情,第二凭着理想,第三想做一点事,第四少不了自身具备的条件。前面三点具有了,后面的条件哪怕弱一些,在舞台上一样会放出自己的光彩,因为他是极端真诚和明朗的。继续下去,也许哪天我们在舞台上或者舞台下见。

  民:你把国外经典作品移植过来的理念是什么?

  赵立新:拿过来的是因为他们的好,现在让拿可以随便拿了,国人可以拿任何东西,不管拿韩、日还是欧还是美的,我们在跟别人接轨。我做得没有正式说我要做文化接轨,但是我也在拿,好的东西拿过来。话剧是一个舶来品,我在国外接触到那么多年,我到国内补了补课,发现没落多少课,我去国十几载,没有说出现好的原创话剧剧本,出现让人震撼心灵的好的话剧创作,没有出现在舞台上让人惊异的舞台效果,我看了同行业制作的一些戏很失望,而且发现一个现象,尤其是国外的经典戏或者是现代今天创作的一些很优秀的戏都没有。

  可能我们的文化交流速度太慢,现在的原创剧当今而言传播速度极慢,基本上都是在国外演出一两年之后被某个有心人在某个场合提出来我在国外看了一部戏是这么这么的,又被一个有心的制作人导演拿过来搬到中国舞台上,这样才能实现。基于有限的和完全有局限性的条件下,我想尽我所能把我看到的让我激动无比的戏一定拿回来让大家看看。基于这样的理念里面,尽可能拿经典,要么自己翻译,要么请外语学院尽快翻译剧本,在能够通过的前提下不影响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我们观赏习惯的前提下一部一部搬到舞台。

  网友:之前推出的话剧都是国外经典剧本,有没有想过搞一些原创?

  赵立新:想过,而且跟我的同仁们不停说,看来我必须要自己写一写。我没有读到太好的原创剧本,我们所谓的经典,无论是曹禺先生的《雷雨》还是《日出》、《原野》,老舍先生的《龙须沟》也好,还是《茶馆》也好,还是《天下第一楼》,都被话剧第一线的国家团体北京人艺也好,中央话剧院也好每年排演,尤其《茶馆》58年到现在历经四五十个年头还在经久不衰在上演,不知道是可悲的现象还是可喜的局面。这些我没有太多的兴趣了,而且某些程度上这个剧本反馈给我丧失了生命力,在不停排的同时有那么多好的别的剧为什么不去排呢?

  说到原创剧本的时候,的确在我们过度大动荡甚至经济转型时期,有很多可表现的。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很生动的细节、场面、人物、关系、情感,我很有兴趣找不到现成的自己就来写写,我自己很喜欢摸摸笔,写出来之后很有欲望,应该有一个中西相伴的过程,把原创剧推出来,本土剧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应该还是息息相关的,似乎更有意义。这个同时我还是不遗余力介绍西方戏剧。

  网友:曾经看过报道,您说过戏剧表演是一种释放。

赵立新谈话剧生存状态:我只“卖艺不卖身” 

  赵立新:还是可以这么说,的确是一种释放,释放包括激情的释放,热情,还有一种极大的冲动,或者说生活当中我们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有自己的压抑,有些事情可以跟别人说,有些事情不可以跟别人说。国外制造出来一个专门的商店或者车间,撒气,你每天受了委屈有感伤的东西又不愿意给别人透露,你可以进来一通乱打乱砸,吐一口气回家。

  演员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转化的释放,这种转化的释放其实很可爱,因为他要比站在舞台上十几年来学来的技巧做塑料花要好,把这种释放正确的话释放出来,可以造就不少真诚优秀的演员。

  网友:《我的秘密生活》能不能超越之前的《父亲》?

  赵立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聊。从前年在上海做《父亲》开始又到北京去年重做《父亲》,两次反响都是很强烈的,而且到今天不管上海戏剧的第五期杂志还是艺术评论最新的一期仍然在说父亲,时光过去了,但是这部戏还是在不少人心目当中有很深的印象,说明这两部戏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很多人。

  我当初要做《我的秘密生活》的时候没有任何比较的心态,进行当中从旁听到,上一次戏砸下的一记重锤,这次《我的秘密生活》很轻易被别人比较,就像这位网友说的一样,会不会超越?从我自身来说,不大存在超越,这部戏一定要超越什么。从我自身来说,更多的是我这儿很多,想做戏,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有很多变化。《父亲》属于一种经典的介绍,《我的秘密生活》采取另外一种形式另外一种风格,之前说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探索和创新,就会冒险。任何一种新东西都有风险在里面,会得到承认,它不会得到承认,它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更多的是这个形式我推出来了,这种风格我们再试试观众的神经多么强大,试试观众的传统欣赏习惯下实现它。至于这两部戏的份量谁轻谁重得由观众评判。

  雾:能不能介绍一下这部戏和您合作的人?

  赵立新:和我合作的有搜狐,女一号在上海找到的演员王一楠,她来演第一个华彩乐章当中的朱丽小姐,一个很难演的角色。我们合作出人意料的好,出我意料,不能说出人意料,我对这个角色的要求十分苛刻和条件。第一自己看了多遍朱丽小姐,而且来自于瑞典这个国家本土,我看过很多次,无形当中提高了很多标尺。另外合作的演员团队都是我以前的学生,他们在入校之前多半是专业团体的专业演员,再入到中戏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我们别的职能团队多数来自戏剧学院,还是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我合作的团队整体特点就是年轻,他们让我开始觉得自己有点老,逐渐被他们带着年轻了。后来真正老夫聊发,我20多岁,顶多30出头,他们身上的很多东西感染我,他们所谈论的包括他们举手投足带来的东西感染我。年轻感染我,灭了这次再烧下一把,再做下一部戏,整体团队伙伴是这样的情况。

  网友:和你演对手戏的演员会不会被你的光环埋没?

  赵立新:埋没是埋没不了的,欣赏者把欣赏的目标散开了,年轻有为的演员,从他们光滑细嫩的皮肤上能够看出岁月有时候是公正的。有人刚开的花和在蓓蕾当中的状况欣赏习惯是不一样的,年轻演员身上特别可贵的东西,受到的毒害轻,这个毒害来源于多方面,来自生活的经验太少,这个经验其实也包含很多的侵害,沧桑感少了就很本真,更多是一种本能,像璞玉一样的东西,不要考虑太多的技巧,在你们还没有学习那么多技巧的情况下这是好事,我们把这个优势条件发挥出来。

  之后就会说,在舞台上有一种现象,我参加的第一个片断朱丽小姐演完之后,基本担当串场导演的角色,在其它三个片断里面没有再出现。有观众讲我们以为你在别的片断出现,我们在期待,听起来窃喜,但是还是极想说让年轻的团队在这样一个新的戏剧格式里面慢慢跟观众逐步走近,逐步缩小距离,逐步成熟起来。我们在舞台上也建立一个良好的能够交流的气场。

  主持人大鹏:您选演员的原则是什么?有人选演员要跟这个戏里面的角色很吻合、本色。

  赵立新:这是一个大原则,任何一个导演都肯定在心目当中有一个固有的形象,尤其是钟爱的角色,事先想到高矮胖瘦、黑白,这些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画面。选择的时候有时候会打破这些原则,在于对方释放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强烈了,把这张画揭掉,不看他也罢,不接近他也罢,因为他本身释放的东西太强烈了,不得不更改就是你。演员站到我的面前,无论是他开始说了几句剧里面相关的词,还是做他准备好的段落时,你发现他本真的东西没有泯灭没有死亡没有枯萎,我更注重的是这样的东西。只要这个存在,你洒任何的水它都会发芽,都会渐渐长出来。哀莫大于心死,我特别怕心死的演员,活灵活现的演员,非常美的塑料花,制作精良的塑料花,这个是我比较排斥的,甚至有很多年的舞台经验也只有很多年的舞台经验才会有一个陷阱陷入塑料花的状态。我强调更多的本真就是站到我面前之后,他内心释放的东西让我无以抗拒,就是他。千万看好你的那份本真,它一死你就完蛋了。网友:你自己是一个先锋的导演吗?

  赵立新:我们有一个先锋剧场,还有一个先锋创始人孟京辉导演,我不太知道这位网友对于先锋的定位,我没想过这个词。

  主持人大鹏:在普通人眼里觉得先锋就是话剧做得很古怪,会尝试一些新颖的表现形式等等。

  赵立新:要论古怪的话,我的戏不太古怪,只是把这些年的经典戏,经典戏不是古怪戏,把几十年几百年的锤炼,作为经典保存下来。但是作为新来说,还是相对国内舞台现有的形式,拿到欧洲并不新,在此地而新,可能有一些新奇,但是不是我的创作出发点,出发点还是要做能够打动我自己的戏。在这一点来说,我够不上先锋。

  社:赵老师,我是一个非职业演员,您以后拍戏能公开选角吗?

  赵立新:这次就公开选角了,选朱丽的时候遇到困难,没有合适的演员,尝试借用了现代的手段,尽管最后选的并不是从网上选来的,但是至少这个手段打开了一扇窗户和可能,面向更多的人,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可能和搭建了一个见面或者接触的机会,让对方过一下瘾,可能就此脱颖而出未来成功的演员,不得而知。在今后的创作当中,应该还会使用这种手段。

  主持人大鹏:您怎么看待越来越多的明星演员加入到戏剧行列?

  赵立新:这个问题问反了吧,应该是我怎么看更多优秀的影视演员加入到影视剧的行列。

  主持人大鹏:去年孟京辉,刘烨、袁泉回来演戏剧。

  赵立新:这些演员演条件是有条件的,必须孟京辉来演,他成为比较成熟的话剧市场样板性的导演,能够带动商业的飓风,商业的飓风可以把百姓吹得东倒西歪,这种情况下可以回来演。不知道袁泉或者刘烨会找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比如我,他们丢掉很多的片约来演话剧,我持一个怀疑的态度。我不知道影视界的明星是不是真的来看剧本极端优秀我就来演,而是另外的一些想法,现在的影视演员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国外的优秀剧本。很少。如果长期在这样一个荒漠状态当中的话可想而知,怎么可能对一部极有内涵极为深刻极为打动人又较为复杂情感展现的剧本产生自己的判断呢?不大可能的。

  影视明星的加入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推动话剧的前进,因为它毕竟带动了更多的观众来剧场里面看,话剧本身已经不重要了,谁导的也不重要了,剧本也不重要了,我们要看活人真人在舞台上是怎么样。且不说这个出发点的好坏怎么样,至少他来了,走进剧场了,对于我们每个从事话剧的人来说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我们欢迎欢迎再欢迎他们多多来参加话剧演出。

  主持人大鹏:很多话剧演员演影视剧。

  赵立新: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和美国很像,大批优秀演员在影视第一线。美国保持一个百老汇的传统,一些大的演员隔三岔五回到百老汇塑造经典形象。中国开始也是如此,有大批所谓的尽管叫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都无不是舞台剧的剧,后来改成中国国家电视剧院还是北京人民艺术剧电视剧院,大批演员涌入电视剧行业。原因不用说大家很清楚,一个是我们的话剧一直低迷,一个是电视剧或者电影出名快、挣钱多、轻松,这三者都是很具有诱惑力的,尤其在当今很难有哪个凡夫俗子能够拒绝的,把钱推开不要,而且是正正当当挣来的,大红大紫的名誉,走到哪儿众目所观,众目睽睽,众星捧月。

  荒疏久了,到舞台上觉得演不了,需要很多的体能、智慧和心态,基于这样流失很多演员跑进电视剧行业。现在有一个回归,我觉得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不光解决了,钱赚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想要点别的,可以说精神追求或者是名誉、名声,还好在于很多人不管他喜不喜欢话剧,总觉得话剧还是比较高雅一点的东西,更多的人接受了这么一个说法。赚了一些钱赢得一些名声之后开始想要别的,要跟高雅接近一下,或者回归高雅,本来就是在高雅团队里面自己出来的,这个要求不点不过分而且自然,而且在他已经能够成为明星的时候很轻易做到。话剧导演可能求之不得,处于商业的考虑、市场的考虑,一个明星回来演话剧,对于本身的话剧推动是有作用的,这个是不言而喻的。

  欧洲的情况和中国、美国的情况很不像,没有什么电影厂自己的演员剧团,像北影厂的演员剧团,或者八一厂的演员剧团,有一个电影学院专门培养电影演员一样,在国外电影学院没有任何权利培养演员的,大的电影学院里面只培养制作人、导演、剪辑这些行业的人,没有权利培养演员。谁有权利?戏剧学院。所以说它只有话剧团和话剧院演话剧的这样一帮人,由于国小人少还是别的原因,电视剧的生产产量跟中国是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这些话剧演员参演影视剧的微乎其微,他们更多出现在舞台上,在电视上很少,偶尔跳一下。我们这儿正相反,偶尔跳一下话剧。

  主持人大鹏:您觉得哪个更科学一点?

  赵立新:这里没有科学与不科学,形势到这儿了,你拉也拉不住,拉不住的意思就是若干年前拼着命往电视界跑你拽不住,若干年后再往话剧界来跑你也推不懂他。

  网友:赵老师也是用影视演话剧。

  赵立新:坦率讲用影视养活我自己,我让自己先生存下来,不至于毁灭,才能继续。这个现实我也很正视,因为的确话剧让我生活上遇到一个难点,最基本的票房问题能够给实际创作人员带来多少?一日三餐也好,衣食住行也好,都是巨大的问号。有一个存生的手段,电视剧不拒绝参加。

  主持人大鹏:说到这儿给很多对赵立新比较陌生的网友补补课,03年电视剧《军人机密》担任助理导演和剧本改编,包括现在的《大唐芙蓉园》也是由赵老师改编的。

  网友:您认为现在国内的好多导演追求形式感的方式舒服吗?我指的是外在的,比如说张艺谋老是那一套,总觉得他一拍电影就追逐确切地说追逐加音乐。

  赵立新:从话剧提到电影导演就是泛泛指的导演,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有追求就好。不管张艺谋导演后期作品的变换还是更改,这是他的个人创作自由和自己的追求。他更多的电影还是蛮好看的,他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是一个对艺术很有追求的人。但是每个人都不是恒定的,真是很难说一直保持着某一个温度,那是不现实的,他会有一个波动,有跌荡起伏,这都很自然。心态放平静一些,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这次好了就多看两次,不好就不要去看了。

  路:您的戏剧工作室对外招聘员工吗?

  LISA:如何才能加入您的工作室?

[1] [2]  下一页

欢迎各大高校剧社、文艺团体、演出公司、新闻媒体等单位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天桥剧场《狼与羊》为俄罗斯年三部话剧压轴

  • 下一篇文章: 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 话剧《白鹿原》今揭盖头
  • 在线投稿】【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18312]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29018]

  • 2016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18299]

  • 笑声工作坊简介[19249]

  • 川农SAUDT话剧团简介[1903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18312]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29018]

  • 河北省话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招聘…[20269]

  • 2014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通…[48054]

  • 2013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演出日…[2021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合作交流 | 申请加盟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戏剧社网        站长:青埂顽石    页面执行时间:46.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