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今年是萨莫尔·贝克特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百个年头。贝克特在上个世纪出生,也在上个世纪离开。一百年过去了,很多事情毫无声息的流走了,世上的人们却又拥有了一个可以永远获得滋养的源泉,一个可以时刻润泽他们心灵的影子。
无疑,贝克特是二十世纪最值得人们怀念,也是影响最深远的戏剧大师之一。
现在,我们演出《等待戈多》,谨以此来纪念贝克特的百年诞辰。
主创人员:
原著 萨莫尔·贝克特
参照翻译本译者 施咸荣 余中先 刘大任 邱刚健
剧本统筹 导演 顾雷
演员表及演员简介:
顾雷 何雨繁 裴魁山 貟晓明 王小花
剧情简介及剧照:
乡间 一条路 一棵树
傍晚 月亮升起又落下
关于人世间一切的一切的等待



《等待戈多》剧情很简单,简单到你会觉得没戏可演~~剧中人物就是两个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光秃秃、黑沉沉的树下,焦急讲着一些语无伦次的话,做着一些无聊的动作,苦苦等待戈多的到来。戈多是谁?等他来干什么?这两个流浪汉也不知道。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白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最后,戈多没来,于是他们又在第二天晚上等待,但第二天戈多仍没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在两场戏临结束时,都有一个小孩子送来口信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但是,直到剧终,神秘的戈多也没有露面。如果说这也算是戏剧情节的话,情节就这么简单,就这么荒诞!如果说有所悟的话,只能说,剧中写的两个流浪汉卑微、低贱,生活毫无着落,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尊严。
本剧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广岛的爆炸,600万犹太人的被屠杀,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战后两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仍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等待戈多》使萨缪尔·贝尔特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后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表达人类对未来,对前途失去任何信念……
现在我们谈谈作者萨缪尔·贝尔特。他生于1906年(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也是造成《等待戈多》一票难求的重要原因),原籍爱尔兰。
作为犹太后裔,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运用的戏剧元素,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那棵树让人想起圣经中的智慧树或生命树,流浪汉让人想起犹太人的流浪命运,那个被人用鞭子和绳子抽打与捆绑的幸运儿,让人想起自称上帝选民的犹太人,那个总在快终场时捎来口信的孩子,让人看到天使的影子;而让剧中人苦苦等待的戈多,隐隐让人觉得像是英语中上帝一词的谐音,是神,是救世主,是代表希望的任何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