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学生戏剧节从8月11日开幕至今已经接近尾声,15支大学生戏剧社团带来的各具特色的作品让大家见证了大学生们的戏剧热情。然而,与去年29部参演作品和前年近50部参演作品的规模相比,今年的“大戏节”无疑缩水不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戏节”缩水呢?
大学生戏剧节缩水
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雏形出现于2001年,最初只是北京高校原创戏剧的一个研讨会,当时只有4个学校的6个剧目参展。很快地,这一活动发展为“北京大学生戏剧节”,进而在上海设立分会场。2004年,“北京大学生戏剧节”更名为“中国大学生戏剧节”。 2005年,大学生戏剧节迎来了一次高潮,那一年全国有40多所高校的近50台剧目参演。2006年的参展剧目有所缩减,只有29部作品参演,但是影响力却更加广阔,除了在北京设置主会场外,在成都和广州也分别设置了分会场。
然而今年的大学生戏剧节却让苦候了一年的观众有些失望,只有15部作品亮相。虽然,这些作品在质量上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同时马来西亚和奥地利两支海外军团的参与也让“大戏节”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但是数量的明显减少也让一些大学生观众在论坛上留言质疑:“大戏节也难逃七年之痒?”
为“青戏节”让路
北京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是“大戏节”的发起人之一,他见证了“大戏节”的成长过程。面对今年戏剧数量减半引发的疑问,杨乾武解释说:“大戏节如果只局限于校园里的大学生,路子会越走越窄,必须积极拓宽它的外延把大戏节延展成为青年戏剧的平台。‘大戏节’体积压缩不是因为面临问题,而是为了更充分地接纳8月29日开幕的青年戏剧节。”
即将拉开帷幕的“青戏节”将会上演8个剧目。这8个剧目既有原创作品《三流作家老马》、《未完待续》、《像堂·吉诃德一样》,也有当代国外经典作品《流亡》、《阿拉伯之夜》、《大海与阳伞》等。而他们的主创人员都是已经走出校园的戏迷。
“中国的社会空间很大,民间的戏剧力量也在不断壮大,这其中包括很多从大戏节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杨乾武表示,“这部分人不属于某个固定团体,也没有成熟的组织,所以很少得到资助,客观上他们就失去了继续从事戏剧创作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2005年开始,“大戏节”就设置了 “青年戏剧展演”板块,今年更是将这部分内容从大戏节中分离。
“如果说大戏节的主要作用是推广普及戏剧文化,青戏节则是为了鼓励民间的青年戏剧创作人才,重点会放在培养新人、发现人才上,戏剧节需要提高,使之更成熟。”杨乾武说。
“大戏节”的软肋
事实上,除了为“青戏节”让路的原因之外,“大戏节”存在的一些软肋,也应该是“大戏节”缩水的原因。
东方先锋剧场的经理傅维伯也是一路伴随“大戏节”成长的人,他坦言:“目前大戏节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戏剧对年轻一代成长的益处还没有得到关注。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提高戏剧素养和艺术修养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同时,他也承认“大戏节”在组织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现在的“大戏节”在主题和特色的规划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也限制了“大戏节”本身的推广。
此外,资金依然是限制“大戏节”发展的瓶颈。虽然政府每年都会给大戏节提供资金支持,演出本身也会有一些收入,但是面对全国众多高校的联系和组织工作,资金方面依然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很多大胆的想法都没有办法实现。
傅维伯表示,虽然面对很多问题,但是他们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大戏节”一定会越办越好。
“大戏节”让外国剧团羡慕
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心向太阳剧坊与维也纳大学校园剧社是参加这次“大戏节”的两个海外剧团。对于中国的大学生能够有“大戏节”这样的平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表示非常羡慕。
“心向太阳剧坊”主席沈国明跟剧社的其他10名成员几乎都是第一次来北京。沈国明感慨地说:“中国大学校园戏剧社团真幸福。在马来西亚的大学里,很少有人对戏剧感兴趣,大家对戏剧总有一种刻板的认识,觉得那就是祭祀时才需要的形式,还有人觉得,在舞台上不停地说话多无聊啊。我们那里几乎没有什么戏剧演出可以看。”
2000年初心向太阳剧社成立的时候,报名的人很少,学校对这群喜欢戏剧的孩子的排练也很不支持,担心他们因为排戏耽误学业,家长会投诉学校。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次来华演出让沈国明获益匪浅,“大戏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来的机会,如果明年有机会还想来参加。”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剧团这次带来了中文与德文共同演绎的抽象派戏剧。团长妮娜说:“我们的戏剧社团跟北京的校园社团类型很像,不过我们没有大戏节这样的平台,平时只能在我们那里的地下小剧场演出,观众不是很多。我们希望在戏剧节上学习更多先锋的戏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