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戏剧社网(高校戏剧社团联盟) >> 理论交流 >> [专题]2005大学生戏剧节 >> 正文 今天是:  
  2005大戏节观戏日志流水帐     
2005大戏节观戏日志流水帐
[ 作者:水晶    转贴自:戏剧部落    点击数:3560    文章录入:青埂顽石 ]

根据杨老师的指示,看完戏要写评语。零零落落地看了一些,又离开了一段时间,再不想办法找回点记忆,怕到最后都记不清哪是哪儿了。所以赶紧先记一下流水帐,等最后交差时也好有个凭据。
  
  【1】
  
  7月26日晚 《凡高》首演 北兵马司剧场
  
  下午在二楼看书时,一直听到剧场里彩排时尖锐的歌声和台词,心上一紧。心想:糟糕,恐怕又是一个大喊大叫的戏。果然。。。
  
  首演,有很多送花的人埋伏在座位四周,快到谢幕时塑料纸唏哩哗啦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戏偏偏又一直不完。只好回过头去用眼神制止他们。
  
  没办法,一直巨讨厌在剧场里弄出杂音的人。
  
  戏很长,在若干种出路被探讨完之后,小凡高没有选择死亡,而是继续活下去。我个人当然赞成这种选择,但戏剧在舞台上要完成的使命是证明,作为编剧,我认为她其实没有完成这项证明和推论的工作,而是在结尾直接把结果塞给了大家,所以使得这个转折来得着实有点突兀。好在大家对这个结果普遍有着天然的接受意愿,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接了过来。这是《凡高》一剧最讨巧的一点,但其实也是最失败的一点。
  
  五条出路当中,选择艺术一场演得张扬恣意,但看得出来对于艺术道路上的反讽与批驳,是编剧和导演都最能吃得透的一场。相比之下,“田园”一场戏中的台词与剧情铺设较为脱离实际,把农民演成了下岗工人,其中与《切•格瓦拉》一剧极为相似的“前往”一段非常生硬,切在其中,有格格不入之感。“爱情”、“商业”和“死亡”几场也显得较为单薄。
  
  演员当中比较喜欢小凡高的扮演者(他和大凡高的扮演者每场互换角色,我看的那场小凡高由稍矮稍胖一点的那个演员扮演),他身上有一种朴实的力量感,使得他在人物特质上与凡高有一点儿接近。最后有场戏是他将自己包裹在黑色的垫子当中,相当震撼。其它的演员相对较弱,尤其是女演员,普遍声线尖锐,遇到高声喊叫的台词我就开始坐立不安。
  
  从文本的角度而言,虽然该剧只是以凡高为“引子”,并不是对凡高的人生进行写实,但我觉得编剧对凡高的人生特质挖掘仍然是有限的,仅仅采掘了众人周知的几个著名符号,比如爱上妓女、割下耳朵、迷恋乡村、发疯、选择死亡等。在我迷恋印象派的那段日子当中,我曾经特别关注莫奈和凡高,而他们俩的作品与背后所透露出来的个性特质都非常非常令人惊叹。如果看过凡高早期作品的人都会惊讶地发现,凡高是一个对底层世界充满着巨大热情和关注的人,他早期曾当过传教士,在矿区与矿工们同吃同睡,但当时的教士仍然是一种贵族化的职业,他的这种行径被视为不经,结果被剥夺了传教士的身份。他很晚才开始画画,最初以速描和碳画为主,而我最喜欢的也恰恰是他早期以工人、农民为描绘对象的作品,例如《吃土豆的人》描绘了一家几口在一天的辛劳工作之后聚集在灯光下祈祷并就餐,而晚餐仅仅是几个土豆。凡高在他的作品中透露出的极大热情,最初的投向点并不是自己,而是周遭的大众。
  
  极具反讽意味的是,凡高一生穷困,他的画最后被拍出天价并走入无数资产阶段大亨的客厅和保险箱,但那些画都是些已经抹去了阶级痕迹的唯美性作品,以风景、静物和人物居多。他生命当中最光彩的那段历史,被悄然抹去。他的热情的起点,也被遗忘在大众的视野之外,只留下向日葵和小镇上空的星星之类。在画面上那些张扬的色彩和流动的热气漩涡背后,谁还能体会凡高真正的爱与痛苦呢?
  
  无法接近真正的凡高,不仅是编剧的痛苦,也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命运。在平庸的时代做一个“正常”的人,用所谓的“坚强”支撑自己活下去,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也正因为此,《凡高》宣传单上的那些豪言壮语多少有点显得华而不实。它似乎赋予了我们的生存和戏剧以某种悲壮,却又恰恰揭示了这种雄心背后的一无所有。
  
  其实,我们只是活着,再普通不过地活着。

【2】7月29日晚 《看上去象只鹰》 北京现代舞团 
  
  这个不是大戏节的剧目,但因为没专门写什么,所以一并补记一下。
  
  去的路上,出租车司机与“守株待兔”的交警发生冲突,一路上司机都心情不爽,虽然车内黑豹的老歌在夕阳中极为动听。下车之前,故意和司机多说了几句话,安慰他别生气了,回去的路上好好开车,注意安全,以后即使儿子当警察也要当个好警察。
  
  在戏校的外面买羊肉串时,小摊小贩们突然推车就跑,原来是风闻城管的来了。虚惊一场后,又推着车、提着篮回来。
  
  突然间很感慨,谋生原来如此不易。
  
  《看上去象只鹰》,北现一个蒙古族的编导的作品,上半场是四个男演员,很多矩阵式的队型与表演,先慢后快,一曲一曲地反复,直到最后一段四个人在场上奔跑出一种昂扬的姿态时,才觉得开始找到鹰展翅飞翔之前的那种状态。但上半场就结束了。
  
  下半场在期待中开始,如果说上半场象是大学生活当中的四个青年,下半场则是一对城市当中的情侣,缠绵、冲突、隔膜,最后是主角一个人在屋中独自演绎他的孤独。然后就这样结束。
  
  上半场的结束让我充满期待,下半场的结束让我很不满足。演后与晓真把茶,笑言该剧题目的读法上半场应为《看上去象只鹰》——重音在最后一个字,升调。下半场题目的读法改为重音在第一个字,降调。
  
  第一次看到胡磊,超喜欢他。身体永远比别人更协调,更舒展。在光下舒展开每一寸骨肉,又在角落中站出一种孤绝。谢幕时脸上淡淡的,没有笑容,但可以读到他心里的波澜。上半场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看他,然后不断地为自己的眼光又一次被证明而得意洋洋。他的天分,应该不仅仅在舞蹈,想象如果他去演《如梦之梦》里的五号病人,一定很棒。
  
  北现的舞以前看过《灵骨》,与《看上去象只鹰》共同的弱点在于,对于城市人物和忧郁的理解都过于单薄与单调,以至于只能仅仅停留在自恋的基础之上。
  
  如果他们能够更多体会一下那些出租车司机和推车疾逃的小贩们的生活,这种悲情与希望的力量,或者会更生活、更有生命力一些。
  
  即使做一只城市上空的麻雀,也有飞翔的理由。《看上去象只鹰》在无法企及“鹰”的境界之间,其实不如先学习如何作一只普通的麻雀。

【3】
  
  8月6日晚 北京大学音乐剧《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 北兵马司剧场
  
  这部在2005年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开幕式上演出的音乐剧面对了差异很大的两类评论。一类认为这部音乐剧再继续改进和包装一下,已经好到完全可以去商演的地步;另一类评论认为无论是灯光还是剧情,这部音乐剧都还太粗糙。但有意思的是,持这两种相左观点的人似乎在一个地方找到了共同点,那就是——无论如何,《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还是比国内近年来其它一些形形色色的音乐剧更像一部真正的音乐剧。
  
  坐在观众席上的我,没有从特别复杂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说实话,好看、好听、好笑,是我看过《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之后的最大感觉。纵然,该剧有着当今许多戏剧作品的共病,譬如情节的推动不足以解决所有的矛盾,但到了戏该结束的时候这些矛盾还是都统统解决了;又如该剧仍然很俗套地谈了一个爱情故事等等,加上音响声音过大,灯光也过于晃眼,但这些似乎都没有防碍我观赏时的愉快。
  
  我无法确知其中的原因,就好象一个人,五官拆开来看样样一般,身材了了,言谈举止似乎也无过人之处,但整体放在一起之后,就是别有一种动人之处。《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便有这样一种独特的整体美感,令人怦然心动。
  
  主演及编剧和词曲作者张然是一个天才,且又没有天才那种冷僻的孤芳之态,尽管他的许多歌听上去带着一点点深秋的凉意。他热力四射,充满自信和幽默,让舞台上洒满阳光。导演孙健似乎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因为他接到的是一个改动余地非常小的半成品,但他还是在有限的条件之下完成了这件作品。他们两人身上的那种青春、健康的气息,奠定了《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的基础亮色。
  
  该剧的不足之处有三,一是女主角秋的个性有点模糊,至少是不象编导在演后谈时阐述的那么立体;二是灯光的运用过于花哨,花了不必要的钱,后面的那块布景也是如此;三是演员的形体还比较欠缺,远不如他们的唱功那么到位。
  
  但整体而言,《一》剧比我这几年看过的任何一部国产音乐剧都要强,无论是1600万元制作的《金沙》,还是几百万制作的《风帝国》,当然也包括去年大戏节上的《绝版青春》。《一》剧的出现也提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一流音乐剧,恐怕得从小制作抓起。这样,就算是不好看、不成功,也不至于浪费纳税人或投资者的那么多真金白银。
【4】
  
  8月17日 武汉大学《小镇》 国话小剧场
  
  电影般的呈现,又象是最近《法制进行时》、《重案现场》等电视节目当中流行的仿真纪实片,《小镇》的悬疑感和本色演出,让我很投入地度过了一个晚上。以至于我掏出纸笔开始列出弗雷德那把枪丢失后在不同人之间的传递路径,以期能够发现剧中的一些破绽。不过很不幸,我只能列出一些诸如手机接听电话对方断线之后不会有“嘟嘟嘟”的声音、三剑客见面时不够热情、警察同志们拔枪速度都不够快等小问题。
  
  大的逻辑破绽,《小镇》确实没有,这非常难得,原因有二:一是它的演出能够吸引大家去分析,而烂戏显然是无法做到这点的;二是在众人的挑剔中,它的逻辑链条没有被分析得支离破碎,在这点上,《小镇》的编剧又显然比《十面埋伏》的编剧成功太多。
  
  当然这并不是说文本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一方面剧本文本刻意地西方化与剧中表演和台词的本土化让观众解读起来有些困难;另一方面,剧中的幕后黑手“冷静”到底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要旷日持久地推动这样一场宏大的链条式谋杀,编剧没有交待,也似乎很难交待。如果仅仅说是为了讲一个悬疑好听的故事而设置这样一个人物,则有点尴尬的意味了。毕竟,太脱离生活的艺术,尽管本身的逻辑链条可能毫无瑕疵,但又有什么意义呢?
  
  演员大部分是本色演出,虽然他们在节目单上都有很幽默的不同于角色人物的自我剖析,但这种本色是指一种没有过分表演痕迹的状态,这种状态使得他们当中虽然大部分演员普通话都不标准、形体也差强人意,但总体的呈现却非常好看。
  
  该剧的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暗场过于频繁,虽然暗场的点卡得不错,但过多的分场还是使得观看的情绪被频频打断。对道具的依赖也增加了换场时的动静和对表演的束缚,甩开这些束缚,充分利用戏剧的假定性,他们的表演应该会更流畅,也更有艺术性。


【5】8月18日晚 福建师范大学《同桌的你》 北剧场
  
  一台帅哥美女的组合,播音主持系的他们,声台形表,都没话说,整体水平要高过一般综合类大学的孩子们好几个台阶。
  
  但问题在于剧本。首先是剧目的题目和剧中频频出现的“同桌四年”这类话,就让人觉得与大学生活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不知道有哪所大学的学生可以和他的某一个同学同桌四年,从上大课、专业课到选修课,人们有太多的机会分开,而且即使是一直相同,大学里也没有人为你安排座位。这是常识,但编剧显然不太清楚这一点。或许说为了烘托他心目当中的某一主题,他刻意地忽略了这一现实。
  
  这种不清楚或刻意地忽略,使得《同桌的你》在文本上呈现出一种普遍的断裂,剧中人物前一分钟还在嘻嘻哈哈地谈笑打闹,后一分钟便如魂灵附体般地开始表达报效祖国的雄心和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痛心疾首,这种转折的突兀和后一分钟当中台词的“高大全”句型,让人觉得如坐针毡、无所适从。如果要从文本的修改入手的话,我想至少应该把剧中人物占据三分之二时间的扯闲篇匀出一半来让位于向另一种情怀的过度和铺垫,而那些充满热情和理想主义的台词也大可不必用“黄继光堵枪眼”的姿态去诵读,改为更平实更质朴的话语,可能会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与许多剧目一样,《同桌的你》剧中铺陈开的数对矛盾,在一场毕业舞会之后,也就大团圆地纷纷解决了。这种情况一再在当今的戏剧作品中出现,着实引人深思。或许今后大家的创作思路都应该有一个变革——要么学会只讲一件事,要么就别试图给一切提供答案,否则要在一个多小时里用最后的一幕来解决前几幕的所有问题,很有赶鸭子上架的嫌疑。还有一点让我不满的是,该剧的男女演员们换了太多次服装,女生平均5套,男生平均3套,而且有些女生的服装与大学生(特别是该剧所强调的90年代的大学生)的身份着实有一定距离。话剧毕竟没有必要演成时装剧,把这些精力和经费用在其它地方,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6】
  
  8月20日晚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时光》 天桥小剧场
  
  编剧詹姆斯•舍曼据称是美国当代最为活跃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戏剧时光》也据称在百老汇至今盛演不衰,但在我看来,这部剧作犯了一个当今戏剧作品的通病。
  
  该剧先是描述了美国一个小剧团的演员们开演前半小时左右在化妆间里的对谈,而在这对谈过程当中,又发生了太多的事,比如安和斯科特两口子因为未来的演出机会而闹别扭了,劳瑞和大卫这对同居了一个夏天的情侣其中一个向另一个求婚而另一个却要求心目中的真爱,这段故事同时还把男二号拉里扯也了进来,再加上克瑞斯和舞台监督琼的暖昧,老演员劳伦的回忆,又再加上他们在后台用各自角色演绎的《哈姆雷特》,线索彼此交错,舞台上的关系被搞得十分复杂。好在任何戏都有结束的时候,所以当舞台上的演员们演完了他们夏季的最后一场演出并兴高采烈地回到后台时,前面提及的那些问题与矛盾也就自动烟消云散。不但每一组矛盾中的人物都达成了和谐愉快的共识,连挂单的老劳伦也迎来了妻子和儿女,孤独的拉里也获得了自己的新角色。
  
  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容易得让人怀疑天使曾经莅临他们演出的舞台。看来百老汇的传统观众和中国老百姓的欣赏口味同样离不开“大团园结局”这样一个俗套,但我总觉得那些没有能力真正制造大团圆之合理性的编剧是在利用观众的这种心理,并偷工简料、虎头蛇尾地进行投机取巧。
  
  剧本据称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但能够明显被感知到的本土化改造仅限于喝酒时唱“好酒,好酒就在九月九”、“咱们也来生个孩子、取个日本名儿叫‘未婚先有子’”、用天津话说“逗你玩”和用“傻X”来代替美国国骂而已。这种在最便宜的地方下功夫的本土化改造,为剧场赢得了不少笑声,但人物和剧情却和这些被改造的部分脱了节,形成一种西洋与本土的落差和对峙。
  
  大学生喜欢在作品中演校园生活,专业演员喜欢演戏中戏、将自己的排练生活和私生活摆上舞台,已不是鲜见的风景。但据我观察,演员们在后台和生活当中,也和常人一样,是极为放松和生活化的。《戏剧时光》当中在化妆间里的演员们,却仍然在演出。他们本可以更放松地完成这项任务,但可惜他们还是把它当成了一次真正的演出,所以我们最终还是无缘在舞台上得见演员们的后台生活是怎么样的。这一方面归究于编剧试图在那短短的时间里塞进太多的戏剧冲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导演或演员们没有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这出戏中,他们应该是在演自己,而不是演别人。
  
  演员当中,我比较喜欢拉里的扮演者,他身上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很有重量。他的外形和特质也特别适合演西方人物。老劳伦的扮演者有点儿象翟小兴,蓦然间有些亲切之感。与之相比,导演太象开记者招待会的领导,很能侃侃而谈,并兴致勃勃地想要回答一切问题。
  
  我听的时候常常忍不住地走神。
  
  我在想,艺术家最大的成功,应该是用作品回答一切问题。

欢迎各大高校剧社、文艺团体、演出公司、新闻媒体等单位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专家批评倒垃圾式表演

  • 下一篇文章: 我的节日日记(1):谈谈《剪辑》
  • 在线投稿】【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3924]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13297]

  • 2016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3922]

  • 笑声工作坊简介[4624]

  • 川农SAUDT话剧团简介[4443]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3924]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13297]

  • 河北省话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招聘…[5895]

  • 2014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通…[33641]

  • 2013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演出日…[5777]

  •  
     相 关 文 章
  • 2019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3924]

  • 2018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13297]

  • 2016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第十…[3922]

  • 2014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报名通…[33641]

  • 2013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演出日…[5777]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合作交流 | 申请加盟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戏剧社网        站长:青埂顽石    页面执行时间:46.875毫秒